澳大利亚拟征收糖税防控糖尿病,“糖税”给各国带来了哪些改变?
澳大利亚众议院委员会近日发布了一份与糖尿病相关的调查报告。委员会在报告中提出了23项建议,包括开展全国性公共卫生运动、禁止通过电视广告向儿童推销含糖食品饮料,并对含糖饮料征收糖税,还建议政府在食品包装正面标签上清楚标明添加糖的含量。
01
为何要征收糖税
多项研究表明,肥胖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糖的过度消费,全球人口正在消费越来越多的含糖饮料和垃圾食品(高盐、高糖和高饱和脂肪)。英国营养科学咨询委员会得出结论,饮用高糖饮料会导致青少年和儿童体重增加和体重指数增加。同时,高水平的糖摄入会增加蛀牙的风险,并诱导糖尿病等一系列慢性疾病的发生。
据报道,糖尿病正影响着近200万澳大利亚人的健康,并且每天有300名澳大利亚人患上糖尿病,已成为该国增长最快的慢性疾病之一,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超过130万人,占每年新发病例的85-90%,给澳医疗卫生系统造成巨大压力。
报告指出,澳大利亚每罐软饮料(约375毫升)平均含糖约33-50克,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25克,澳大利亚人每年至少要喝24亿升含糖饮料,足以填满 960 个奥林匹克标准游泳池。征收糖税的目的在于提高含糖饮料的售价,抑制人们购买的积极性,起到预防和抑制糖尿病的作用。据研究模型显示,澳大利亚征收糖税可以在25年内减少16,000例2型糖尿病、4,400例心脏病和1,100例中风。
02
征收糖税带来了哪些变化?
早在2016年,世卫组织就发布了《改善饮食和预防非传染性疾病的财政政策:从建议到行动》报告。其中明确表示,利用税收手段调节含糖饮料消费,可减少因摄入过多糖分导致的肥胖和糖尿病,降低医保开销。较高的糖税可以引导消费者转向健康饮食,并促使生产企业调整产品配方减少添加糖。
据统计,目前全球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征收糖税,大多数国家实施的税收在10%左右。美国各州的税率从1.225%-7%不等,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则实施了高达100%的税率。挪威是世界上较早开征“糖税”的国家,每升含糖饮料征税约为2.49元。目前,它是全球肥胖率较低的国家之一。墨西哥从2014年初开始征收“糖税”,每升含糖饮料约为0.14元,征税一年后,含糖饮料的销售量减少了6%。
英国从2018年开始征收糖税。对于每百毫升含糖量5克以上的饮料,征收每升1.51元的糖税;对于每百毫升含糖量8克以上的饮料,则要征收每升2元多的糖税,税收的一部分将用于资助学校的体育课程。一项发表在《流行病学与社区健康杂志》上的研究,对英国7,999名成人和7,656名儿童在糖税实施后的变化进行了分析。调查指出,英国实施软饮料行业税(SDIL)后的第一年,儿童每日从食品饮料中摄入的游离糖减少了4.8克,成人减少了10.9克。同时,研究发现,与征收糖税前的情况相比,游离糖的能量摄入占总能量摄入的比例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。作者推测,这是因为饮食中的糖分逐渐向低热量甜味剂转变。
03
中国市场的减糖举措
2019年我国启动健康中国行动(2019—2030年),倡导“三减三健”,鼓励减盐、减油、减糖、健康口腔、健康体重、健康骨骼。虽然中国暂时还未征收糖税,但减糖概念的兴起,也让消费者意识到摄糖过多对健康的危害,“无糖”“低糖”概念正在引导食品饮料消费。以新式茶饮为例,多个品牌上线“零卡糖”供消费者选择,给予顾客更多定制化饮品选择权;奈雪的茶、霸王茶姬等推出“营养选择”标识,方便消费者识别饮品中的糖分等营养成分,还将GI值(血糖生成指数)概念引入产品,在门店菜单、小程序等平台增设“低GI”标识,为消费者提供更直观、科学的饮品选择依据。
作为减糖食品饮料主要使用的代糖之一,功能性糖醇甜味纯正,具有热量低、低GI、不致龋、有利于肠道健康等多种健康优势,并具有许多独特的加工优势,可应用于糖果、饮料、烘焙、乳制品等各类产品中,更好地帮助企业生产出满足消费者口感和健康需求的减糖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