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吃青团,用功能性糖醇打造美味健康的低糖青团
清明节,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等,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,是祭祀、祭祖和扫墓的节日,既是24节气之一,也是文化传统节日,与春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
青团,是清明时节南方的传统特色小吃,又称艾团、清明团子,吃起来软糯清香,别有风味。近年来,青团也逐渐在北方流行开来,带着春天的味道唤醒了人们的味蕾。
清明节传统美食——青团
青团始于唐代,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袁牧的《随园食单》里记载了青团的做法:“捣青草为汁,和粉作粉团,色如碧玉”。传统的青团皮是把艾草磨成浆,加入糯米粉和成团,用来包裹馅料。现在作为商品出售的青团,为了追求外表如“碧玉”般的美观,通常使用麦苗汁/粉上色。将小麦榨出汁液,与水磨糯米粉搅匀拌和,再将其揉制成一个个圆团,包入各种甜咸馅料,上蒸笼蒸熟。出笼时,青团上再刷上一层油,色泽透亮,带着淡淡的青草香味,吃起来口感又糯又软。
青团的馅料也有甜咸之分,红豆沙、枣泥、黑芝麻是经典的甜口风味,此外还有笋干肉、雪菜豆腐、蛋黄等咸口风味。一些企业还推出了咸蛋黄肉松、奶黄流心、和风巧克力、黑松露、芝士奶酪、芋泥啵啵等创新口味的青团,吸引了许多年轻消费者,青团也成为新中式烘焙的代表产品之一。
糖醇让青团低糖更健康
在2021年天猫烘焙糕点成分趋势中,木糖醇、低糖、无蔗糖的市场规模分别增长177%、168%和84%,分列增长率排名的2、3、5位,这说明了消费者正在倾向于购买低糖烘焙食品。艾媒咨询相关研究显示,中式糕点原材料基本为药食同源,补养优势突出,低糖、低脂的健康食品成为中式糕点的主要发展方向。
青团虽然美味,但也是一款升糖指数(GI)和血糖负荷(GL)都比较高的食物。其主要原料以糯米为主,还会加入大量白砂糖对馅料进行调味,对血糖波动的影响较大,会导致血糖水平迅速升高。糖醇具有和蔗糖类似的纯正甜味,能保持烘焙食品的甜味;同时可对肠道微生物产生积极影响,可促进短链脂肪酸 (SCFAs)生成;不能被口腔微生物利用,可降低龋齿风险;低GI不易引起人体血糖值升高,适合需要控糖的人群食用。
在主要的糖醇中,麦芽糖醇分子量、甜度、溶解度等各方面与蔗糖接近,是烘焙中使用较多的代糖,尤其适合制作各类糕点馅料。华康推出的低糖红豆沙和低糖莲蓉馅料,以麦芽糖醇液为主要代糖,能够在减糖的同时较好地保持馅料的甜度、粘度和湿度,软糯香甜,可用于月饼、青团、粽子、汤圆、麻薯等各类减糖中式糕点的馅料。